轉自OFWEEK鋰電網
自四月下旬開始,鋰電產業鏈企業相繼披露2023年一季度報告。已有超32家企業交出一季度答卷,不過大部分公司交出的成績單都不甚理想。

數據來源:企業公開報告
從同比變動幅度來看,15家企業營收同比下滑;2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大跌,占比約66%,跌幅從29%至435%不等。
從環比變動幅度來看,變動更加明顯。31家企業營收減少,僅有南都電源1家企業營收環比增長,增幅僅為28.64%;凈利潤則有24家企業環比下滑,跌幅最大者高達10888%。
從產業鏈各環節來看,在電池環節,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7.97%,在29家企業中增幅位居第一;營收同比增長82.91%,位列第二。但營收和凈利潤環比均下滑。
億緯鋰能一季度成績非常漂亮,實現增收又增利,雖然營收環比有小幅下降,但凈利潤同比增速不僅趕上了營收的增速,且環比增長35.13%。
欣旺達一季度營收基本穩定,同比小幅下降1.34%,凈利潤出現虧損。
珠海冠宇業績全面驟降,但并未給出具體解釋。不過珠海冠宇已有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,其中存貨跌價準備8680萬元,期末余額2.11億元。
蔚藍鋰芯凈利潤環比增長50.48%,但總體下滑,其表示,鋰電池業務需求下滑,主要大客戶仍在去庫存,導致總體銷售下滑、利潤出現虧損。
在鋰鹽環節,江特電機業績全面下滑,天華新能營收同比小幅增長4.42%,永興材料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增長。其中江特電機將業績下降歸因于鋰鹽產品銷量減少、銷售價格下跌。
在正極環節,富臨精工、長遠鋰科、天力鋰能、川金諾、廈鎢新能5家業績全面下滑,湖南裕能營收同比上升,容百科技和當升科技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上升。由此可見,龍頭材料企業市場競爭力更強。
在負極環節,中科電氣、天奈科技、科達制造、璞泰來、信德新材5家企業中僅天奈科技一家營收同比下滑,只有璞泰來和信德新材2家凈利潤同比上升。營收環比則全部下滑,凈利潤環比僅信德新材小幅增長。
需要注意的是,科達制造還有碳酸鋰投資業務,其稱凈利潤下降是從參股公司藍科鋰業確認的投資收益有所下降。璞泰來還有隔膜材料和鋰電裝備兩大業務板塊。
在隔膜和電解液環節,恩捷股份和天賜材料均全面下跌。
在輔材環節,科達利一季度增收又增利,同比均實現增長,但環比均下滑;中一科技僅營收同比增長。
在回收環節,天奇股份凈利潤同比和環比跌幅均為最高,且環比跌幅高達10888%。其表示,終端需求減弱,短期內下游電池廠、材料廠開工率不足,影響公司鋰電池循環板塊銷售環節,產品原料成本倒掛造成經營虧損及存貨跌價損失。
總體來看,32家企業業績環比變動幅度基本“全軍覆沒”,尤其是材料和回收企業,主要原因在于碳酸鋰價格的新一輪暴跌行情,導致產品售價降低,加上市場需求整體不及預期,因此業績整體下滑。
2022年11月以來,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影響,終端需求減弱,鋰鹽價格一路狂跌。短短5個月,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從最高點59.5萬元/噸,一度跌至17.5萬元/噸,最大跌幅超70%。
不過,從4月21日開始,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連續下跌趨勢中止,且開始上漲。據上海鋼聯4月27日數據顯示,電池級碳酸鋰漲4000元/噸,均價報18.4萬元/噸,工業級碳酸鋰漲5000元/噸,均價報15.15萬元/噸。
由于鋰價止跌,并開始顯現反彈信號,有觀點認為鋰電產業拐點將至,但實際不盡然。
隆眾資訊鋰行業分析師表示,“碳酸鋰現貨均價止跌,主要受到無錫電子盤碳酸鋰期貨價格漲勢的擾動,對市場情緒產生了正向刺激,疊加下游需求預期有所回暖,鋰電產業鏈的采購情緒有了積極動向。但并不意味著行業整體去庫存已結束,市場仍處于去庫存狀態。”
中信建投指出,市場看空情緒已到極致。目前鋰鹽價格已導致部分外購礦石的鋰鹽企業虧損,價格繼續下跌或擴大鋰鹽減產、引發部分高成本礦山推遲投產,預計鋰鹽價格下跌已經步入尾聲。
中郵證券指出,目前國內外采鋰精礦企業的碳酸鋰價成本約為25.2萬元/噸,江西鋰云母的生產成本約為在15-20萬/噸。當前不少外采鋰精礦和鋰云母的企業由于生產虧損開始停產。動力電池廠商庫存逐步降低,下游詢價逐漸活躍,看好新一輪的補庫周期,鋰價有望反彈。
此外,維科網鋰電注意到,自去年10月開始,雅化集團宣布終止與加拿大超鋰公司的股權認購及礦業權投資事項;寧德時代退出志存鋰業的股東行列;天齊鋰業收購澳大利亞Essential Metals Limited 100%股權交易終止;志特新材料棄購60億鋰礦······產業鏈企業的種種動作均指向共同的主題,即放緩鋰礦布局,個中意味不言而喻,同時也警醒鋰礦投資需保持謹慎。
總的來說,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向好,產業鏈對鋰資源的需求一直都在。當前鋰價已行至關鍵成本支撐位附近,中小鋰鹽企業在成本利潤壓制下開始退出市場,供給實現初步出清。中下游電池廠商和車企需求開始逐步恢復,帶動產業需求回暖。
行業分析認為,5月產業鏈將重啟采購談判,訂單需求將逐步恢復,預計6月份產業鏈訂單將出現集中爆發。但近期各鋰資源大國開始加強鋰資源的管制,在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,未來一段時間內鋰價或在平穩中小幅波動。